原标题:2018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完美收官
8月2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和中国仿真学会联合主办的第12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在闭幕式上,西门子联合大赛组委会以及工业界与教育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并首次发布“新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是智能制造最佳的一个实践地。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完成最终的组装,越是靠近商品的终端,对灵活性的需求越大,这决定了中国需要大量引用智能个性化定制技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学校对工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学校教学和企业要求不相匹配,并且人们对制造业工程师不了解,制造业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长张贝克在竞赛期间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谈到。
2018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决赛颁奖仪式今天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举办的第12届“西门子杯”赛事。在闭幕式上,西门子还联合大赛组委会以及工业界与教育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并首次发布“新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作为西门子推进中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诸多举措之一,十二年来西门子通过支持这一工业教育领域的顶尖赛事,将德国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国,大力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工业输送了数万名各类工程科技专业优秀后备人才。
“人才是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副总裁兼工厂自动化部总经理卫岳歌(Joerg Westerholt)表示,“西门子植根中国146年,在校企合作、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数十年的经验。未来,我们将持续以包括支持‘西门子杯’赛事在内的多种形式,致力于中国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
致力教育合作 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此次,西门子参与联合发起的“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通过建立校企之间技术交流的平台,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促使学校能够根据工业界对工程师的需求培养人才,实现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中国智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根据智能制造时代工程人才需求现状,“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同时提出了“新工程师”的理念,鼓励培养具备技术、管理、商业、人文四个方面的能力,并具备跨专业、跨学科综合竞争力的新工程师,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
西门子从2005年开始做教育合作项目,以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组织竞赛等多种方式推进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从2011年开始,西门子首次与教育部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五年间投入现金、设备约合人民币7.11亿元,到2016年续签第二轮。
作为教育部与西门子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下的一项国家级赛事,“西门子杯”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联合主办,旨在培养与选拔发展智能制造所需技术及创新人才。自2006年首次举办以来,赛事共吸引了超过40000名学生参赛,参赛学校超过600所,占全国理工科院校的80%,已经为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今年,历经全国14个分赛区的层层选拔,最终300余只参赛队共计1000余名师生进入总决赛,进行8大赛项的角逐。随着技术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大赛在赛项设置、赛事细则、相关培训等方面也会有所调整,例如,在工程类赛项中着重培养学生在工程项目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施,以及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优化的能力;在研发类赛项中培养学生对工业领域的软硬件产品和应用的全过程设计与制造能力,包括创意、设计、建模、仿真、原型到量产的全过程设计与制作。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教育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几年前,西门子推出“销售工程师100”培训生计划,大学毕业生被录用之后,公司还需要花一年半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和培训,当时就萌生了想法,我们能不能把这部分工作前移,支持学校和老师培养出更接近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张老师在这方面也是很有情怀,我们双方一拍即合,共同发起竞赛。”西门子教育合作项目专员元娜谈到创办竞赛的初衷。
自2005年起,西门子开始在中国推广西门子教育合作项目,以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推进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2011年2月西门子首次与教育部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第一个五年里西门子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累计投入现金、设备等约合人民币7.11亿元。2016年5月,西门子与教育部签订了新一轮《教育合作备忘录》,在中德合作的框架下为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培养创新型人才。截止2017年,西门子已先后与院校合作在全国建成超过350个实验室,培训了3500多名参与一线教学的教师,编写出版了50多部工程类教材西门子于2005年开始在中国推广西门子教育合作项目,以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推进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西门子先后与院校合作在全国建成超过350个实验室,培训了3500多名参与一线教学的教师,编写出版了50多部工程类教材,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西门子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工厂自动化部总经理卫岳歌(Joerg Westerholt)表示:“办竞赛是为了让高校意识到他们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师,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获得被培训好的合格人才,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这也是我们一直加大对竞赛投入的原因。”
欲了解“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更多详情,请点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培养人才升级 提出新工程师理念
本文由威尼斯在线平台发布于威尼斯在线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威尼斯在线平台:中国的新工程师正在诞生,中
关键词: